簡單來說,新能源補貼就是國家相關部門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一定金額的現金補貼(不包含地方補貼),通過國家的扶持政策來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提高大氣污染治理,同時鼓勵消費者購買市場中的國產新能源汽車。
可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車型包括有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和燃料電池汽車。另外,補貼范圍內的車型還需進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值得一提的是,進口車型均不會在補貼范圍內。
其實新能源補貼并不是2013年出臺的新政策,早在2010年-2012年期間就有針對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國家補貼,而從2013年起執行的新一輪補貼則是基于之前政策進行了一些修訂,例如級別標準的調整,2010-2012年度新能源車補貼標準是根據車輛動力電池組能量(之前是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來確定補貼金額,新一輪補貼則根據車輛在純電動模式下的續航里程來給予補助,這樣更加科學。此外新一輪補貼降低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最高補貼金額,由5萬元/輛降低至3.5萬元/輛。
新一輪新能源補貼是根據車輛純電動模式下的工況續航里程而確定補貼金額的多少。按照規定,2013年購買純電動乘用車可最高享受6萬元/輛的補貼,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可享受最高3.5萬元/輛的補貼。另外,如果購買燃料電池乘用車可享受20萬元/輛的補貼。還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規定在2014年和2015年補貼額度會分別下降10%和20%。
關于如何發放,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符合補貼標準內的新能源汽車時,按照產品市場指導價格扣減補貼后再支付。也就是說,消費者在經銷商處購買的車型價格已經是在原有企業公布的指導價格基礎上扣減國家補貼的數目。
新一輪新能源補貼所帶來的影響:推動提高國產電動車續航里程/進口車受影響等
在2013-2015年度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中,我認為最明顯的變化是純電動車享受補貼多少是根據車輛純電驅動模式下的續航里程來決定,相比于之前按照電池組容量補貼的方法,新規除了劃分更加合理和科學之外,還能對汽車企業未來新能源產品的改進有促進作用。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為了讓產品獲得更高的補貼來通過技術改進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這對于消費者未來的用車實用性方面也是有直接幫助的。
關于新能源補貼對于行業的另一個影響就是進口車市場了,從近些年來海外車企在中國市場投放或將引入的新能源車來看,數量并不少,在售的包括雪佛蘭沃藍達、2014年即將引入的還有寶馬i3等等,按照規定這些車型均不能享受國家補貼,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它們在市場的表現。不過有一些企業還是比較聰明的,比如日產,將聆風“換殼”到啟辰合資自主品牌中銷售,這樣便可獲得國家補貼,同時還能得到國家政府對于合資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產品的認可。